线装书与人的身体健康

 

我们经常说读好书,一本好书,必须是能够涤荡心灵,启迪智慧的。但是除了这个必要条件,我们经常忽略的点,就是一本好书还必须是让人能身体健康的。

我们现代看到的中文书大部分的文字都是横向排列,从左到右的,很少用竖排排列的了。那很多人因为长期看横向的书,就拒绝看竖排的,觉得不习惯。其实适应了线装书,会发现线装书会让人气机更顺畅。

我们这个世界生生不息,循环往复,主要就是气机的升降。那升降是什么,就是上下来回的循环。人体与天地相参,人体的机能运转也主要是气的升降。竖着看书,人体与气机同道,什么是同道,就在同一条路上同一个方向上,大家可以去尝试找一本线装书,去感觉一下,是不是这样的。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书卷起来看,单手举著书看,我们的头脖子呢,是上下上下地动,像放慢的点头的动作,上身呢就自动地立起来了,我们的形体一支棱起来,整个人的气就顺畅了,也可以会站起来看,走动着看,随时随地都可以,不会被固定在一个地看,整个人是可以很自由地活动的。气顺畅了,人就很舒坦啊,颈椎呢也没有什么压迫感,人沉浸其中,还会不自觉地诵读,整个人的气是非常条达的,人的气条达起来,肝气就很旺,肝气旺,那心神就旺,心神旺,整个人就很神气熠熠,你去看那个人的眼睛都特别特别亮。我们去看戏曲古画里面古人读书的那种姿态,都是很放松很儒雅的很有韵律感的。有些读书人,读到兴味起,就不自觉身体都很有韵律,就是他沉浸其中,不只是精神,连身体都是与书本合一了。其实习惯很容易调整的。就像以前刚开始有智能手机的时候,很多人也不习惯触屏的,但是其实新手机拿到手,一两天就适应了,看竖排的书也是一样的,基本上你看一两天就适应了。

古人也是很有意思的,你看我们当时用竹片刻字写字,竹片也可以横着呀,那为什么就一直是竖着的呢,在这么长的历史进程中没有说横竖并存,对不对呀。

现在很多人动不动看书看多了,头晕欲呕,脑供血不足,一个个眼睛都直愣愣的双眼无神。你看我们现在看横向的书,与气机的上下升降就就不同道了。大家发现没有,横向的书就必须得有个支撑了,要么放在桌子上,要么放在腿上,对吧,有些人还喜欢趴在床上看。那这个对我们身体健康有什么区别。那区别可太大了。

看书必须有支撑,人就会固化在一个地方,整个气就不流动,就容易就郁滞在那边,。而且左右左右,跟我们这个气机升降刚好是什么,横向的垂直的,气始终在那徘徊,很多人时间长了气不足又容易趴着,气都升降不起来了,气升降不起来,那肝气就不条达了嘛,肝气升不起来,郁滞住了,我们的气要升起来才能化神呀,升不起来,心神就弱了,然后呢,肝气郁结,全堵在那边了,火气就大了,长期的呢肠胃也被瘀滞住了,肠胃一不好,那人就抑郁啊。病机传导,百病丛生,精神身体就慢慢变差了。脾气修养自然也就差了。读书就不能太用力,松松地,鼻尖嘘嘘然,现在很多人读书那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,身体是我们生活做事的根本,读书读到身体都废掉了,那就得不偿失了。

我们经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,怎么样才是腹有诗书气自华,就是气场很平和,气定神闲的,不缓不急,那其实现在读书的人比以前多得多了,现在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有几个,很少很少。

现在念书的人,现在很多人没有悟性,没有灵气,身体都固化了,都僵住了,精神困住了,出了问题了。不少人还抑郁,或者变成愤青,,看什么都不顺眼,见谁怼谁,剑光火影,火气特别大。现在看的书呢,比较多的都是这种偏于功用性的,除了现在写书的人的商业性目的比以前占比要高跟多,所以很多书都倾向于功利性的,都是让人心躁动不已的,神思就涣散了。

现在很多很多这种精神的心理的身体的问题,大部分就是习惯造成的。所以现在很多人一说治病就是药,吃药,不吃药就不叫治病。很多病因根本就不在身体里面,就是环境、习惯,很多人抑郁之类的花很高的代价去什么心理辅导啊,那其实那个因没有变,身体你的精神出现的问题,只是一种现象一种症状而已,把症状调整了,但是造成症状的条件还在啊,原因没有消除啊,后续肯定就会不停的又继续出现。这个也是我们现代很多的问题,然后原因没找到,一直骂医生,一直花钱花钱。其实有些人看病花钱也是一种病,好多人好像靠花钱来告诉别人自己病入膏肓,全世界都得让着我呀,都得关心我,就是这么一种病态心理。

很多比较大的变革带来的后果大家反而都很容易发现,但是像这种一些不经意

的调整带来的影响是悄无声息,是不易被察觉的,有时候一个很小很小的改动,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很大很大的。这个也是我们现在很多需要去思考去纠正的地方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Review Your Cart
0
Add Coupon Code
Subtot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