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字是一字一太极,是鲜活的,是时刻变化的。由中国字组成的词、句子、文章,就更是千变万化的。我们在看这些东西的时候,会因时因地因人因位的不同,解读出不同的释义。同一句话,可能我今天解读跟明天就不一样了,今年跟明年解读就不一样了,为什么呢?因为人每个当下的处境心境阅历都不同,人跟世间的一切都是一种感应,包括跟文字也是一种感应,所以我们对相同的文字,在不同的情境下,是会解读出不同的意思出来的。境遇不同,看问题的角度就不同,这个就是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。
我们不用一直去深究某句话当时作者是什么意思,自己到底有没有解读对,那是学者专家去研究的事情。我们要做的,就是朝着对当下的自己能起到一种平衡作用,一种校准作用的方向去解读,比如自己最近比较膨胀,那就往收敛一点的方向去解读,最近比较抑郁,那就朝着比较生发、比较向上的方向去解读,这样去调节到自己的心境,才是真正让文字、书本为我所用。自己慢慢去体会这种解读,达到运用自如的状态,自己可以让文字疗愈自己心病的解药。去争辩对不对其实没有什么意义的。只要是能让人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在走,对当下的自己能起到一种正向的调节,这样才是真正让文字活起来,真正发挥它的作用。我们去听各家之言,参考各家之学说,但是不要被各家的论调框住,尤其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网络社会,无论是名家还是普通人的,只要笑看百家争鸣就可以了。